1979年1月31日,天普大学授予邓小平名誉法学博士学位,为他戴上博士帽的是享誉世界的华裔科学家牛满江(右)
首先,想象这个圆代表人类所有的知识。
小学毕业的时候,你知道了很有限的一点知识,就是那个蓝点。
到了中学毕业,你又多知道了一点。
拿到学士学位,你有了“专业”的偏向。
硕士学位让你更加“专业”。
阅读研究论文,或许会让你第一次明白人类知识的边界所在。
一旦身处这一界限,你会有自己的专注点。
你需要在这个边界努力几年甚至十几年。
直到有那么一天,你终于突破了人类知识的界限。
取得这个突破点的人,会被我们尊称为“博士”。
当然,此时你眼中的世界已然与众不同。
博士们视科学如生命,将科研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和行动力,却每天都在拓展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举个简单的例子,四十年前,关于人类早期冶金史的研究成果是可以直接上Science的,这个领域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人类知识的边界。但如今,这个边界已经变成了知乎上随便哪一位都可以聊上几句的内容。是知识贬值了吗?恰恰相反,这表明了人类知识边界的拓展,这是包括博士和博士生们在内的大波科研人员努力的结果。
读书读到博士,究竟能收获什么?
读博可以让你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面进行选择。从功能上看,博士学位实际上与各种从业资格的本质是一样的。但是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且一致持续未中断的“从业准入资格”形式,其制度化程度之高、其社会声望之隆都远远超过其他的职业准入体系。
博士学位现在是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入门要求和基础准入标准。博士学位使人有资格以独立研究者的身份进入当前的学术共同体。这里说的独立是说在学术观点和承担科研项目上可以有独立的身份,不再需要完全依附导师。
读博后,虽然年龄在增加,而且收入也不一定比同龄人要多,但这并不决定你后来的收入还是比同龄人少。拥有博士学位是进入大学谋得教职的必要门槛,所以对那些潜心学术,想要在学术上有一番作为的人,读博是为他们提供研究平台的最佳途径。而且,拥有顶尖大学的博士学位,并且能够在读博期间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在进入大学教书的时候一般会有比较好的待遇,而且在正式入职的时候还会获得一笔数量不菲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
重要的还有一种严谨的学术思维方式。
哈佛大学2014年毕业生典礼时,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致辞中提到:“一所大学的职责并不是教学生思考什么,而是教学生如何思考,这就需要倾听不同声音,不带偏见地衡量各种观点,冷静思考不同意见中是否也有公正的论点。在每个问题上,我们都应该遵循有理有据的原则,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只要我们这样做,就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没有打不破的僵局,没有达不成的妥协。”
在我看来,这种思维方式,至少包括三个层面:
质疑的精神。做研究的起点,就是不要轻易相信已有结论。很多想当然理应如此的事情,其实没有那么简单。你需要重新审视研究者的前提假设或者制约条件,并找到分歧,通过客观严谨的分析得出可能不同的观点。你质疑的越是公认的权威观点,你的研究就越有创新性和爆炸性——当然,要有思想准备,你的质疑被驳回的概率也越大。
创新的精神。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要有自己的突破。这种创新,是指学术意义上的创新,与一般性的发明创造不同,是在理论上对某个领域的某一点做出一点贡献。
匠人的精神。孜孜不倦地对一个方向进行研究,以及可能一辈子都要朝着一个方向死磕。越是深入研究,你会发现自己的所知甚少,越到写作的最后,你会发现自己的研究满目疮痍。其实说实话,真正的博士研究,只有自己更知道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别说评审老师,就是导师可能都没有你自己心里清楚你的创新所在和研究的不足。这种对于极致的追求,与现在社会所提倡的匠人精神有很多相似之处。